说说今年的中考作文题-《比看上去有意思》

2021-06-19 14:08 阅读(?)评论(0)
说说今年的中考作文题

一、说异
    和往年相比,今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最大的不同是:今年有了作为题解的导语。往年,从 2011年到2020年十年,都是简明扼要地出示作文题目,然后列出三大要求:字数限制加两个“不得”禁令。
    今年的作文题多了两行题解,第一句话引用了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7版中解释“有意思”的部分条目。这样的关键词解释,相比往年,对考生更友好。可以让那些因为短时间紧张思维陷入空白的孩子有一个大概的方向。看到题解,就会马上去思考“有意义”的素材和立意。当然,也可以避免某年“真带劲”惹来的方言还是官话的口水官司。
    第二句话,“生活中的人、事、物,大多如此。”我认为是一种选材引导,可以拓宽学生的选材路径。你可以写人,也可以写事,还可以写物。
    另外,这道作文题,估计超出了很多老师同学的套路范围。猛一看到这题,确实不是平时训练的套路题,有点小清新。因为,这里清晰地包含着一种比较
    这就需要一定的思维层次——“更”,比较,那么,就至少有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。而且你重点着墨的这个点,要踩在比“看上去”这弱一层的基础上,还要再上一台阶,表现出更“有意思”。但是给出了“有意思”的解释,所以,具体多了,从这层面讲,这对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是有要求的,至少要学会比较。但,也没太难为学生,毕竟,给了他们关键词的解释。
二、说同中之“异”
    如果你留心看一下从2011年到2020年上海的作文题,你会发现,还是有某些相似点的。以下是最近六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目。
    2021:比看上去有意思。(说完“同”再详细解释。)
    2020:有一种甜(注意:是“甜”中的一种。此题,还可以从“有”、“无”上下手,增加文章的进深。)
    2019:这事,真带劲(限定写事,“带劲”有点地域风格。“真”沿袭了上一年)
    2018:真的不容易( “真”有程度限制,也快理解为“真”、“假”之“真”。“不容易”就比较宽泛,好写。)
    2017:就这样,埋下一颗种子。(有比喻,有“种子”(是萌芽、起始,但印象长远)的限定,不太好写。)
    2016:没想到,真没想到(“真”字从这一年开始粘上上海中考了。有比较有层次。)
 
    我们通过比较就可以发现:字数最少4个字,最多9个字。今年7个字,居中。最近五年,都是写一个认识过程,2019年的题目限定在“带劲”上,也是需要写出过程来体现的。所以,2021继续沿着这条路在走,写一个过程。
    但这个过程,必须建立在“看上去”(视觉体验)的基础上。就是说,所有的考生都必须先写从看上面得到的初浅体验,再写更深层面的体验或认识
三、题解
    题目是:比看上去更有意思。
    整体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“有意思”。“比看上去”、“更”修饰并限定了“有意思”。 
    先审限定,必须写什么。由于有“有意思”的关键词解释,就限定了你必须写“比看上去”更有意义,更耐人寻味的人、事、物。
    再审自由,我可以写什么。最大的自由,在于这个题目没有限定对象,有留白,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对象选择范围。可以写人、事、物。如,(这个化学实验)比看上去更有意思。(这个人)比看上去更有意思。
四、瑕疵
    “有意思”的限定,引导学生上面,有帮助。但是,对照词典,“有意思”实际上有3个义项——①有意义,耐人寻味。②有趣。③指男女之间有爱慕之心。
    本次作文题是“弱水三千,我只取一瓢”。就选取了第一个义项。我想,估计是引导学生不要选取无意义、或者纯粹无厘头的事,或者不要触碰早恋之类的话题吧。但是,有意义的有趣,行不行呢?我觉得也是可以的。
    引导语中的第二句,有利于学生发散思考,但是限定也有可以突破的地方。除了些人、事、物,也可以写关系,写一个道理、一句名言。
    比如说,想写(他俩的关系)比看上去更有意思。写的时候,可以写表面上二者的关系,看上去,是对头,是竞争者,实际上某些时候还是惺惺相惜互相鼓励的战友。再比如,想写,(磨刀不误砍柴工)比看上去有意思。看上去这个道理,爸妈从小说到大,看上去,很老土,实际上我亲身经历后,觉得比看上去更有意思。
    另外,从逻辑上说,“大多如此”,也未必。有的事,有意思就是比较低级搞笑,没啥深刻内涵。所以,限定语,可以更灵活些,怎么解决?在“物”后面加个省略号。去掉“大多如此”可不可以?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1-06-19 16:34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